阳光:积极向上,乐观朝气,对生活、学习充满热爱和希望;正派:行为正派,公平公正,为人处事坚持原则、勇于担当;学习:持续学习,精益求精,向优秀看齐,遇见更好的自己;感恩:感恩社会,感恩师长,感恩亲友,用感恩的心看世界。
——刘骏
刘骏:在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
本报记者 张晓玲 王 索 田佳铭 白家祥
“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、一种品德、一种追求、一种乐趣,通过学习解决新问题、干好新工作、打开新眼界……”
5月8日下午,一场优秀校友刘骏专场报告会“三十载奋斗历程与X射线情”,在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厅举行。
刘骏,渭南师范学院91届物理系毕业生,日联科技创始人、董事长。因为5月9日校庆日,刘骏回到母校,也便有了此次报告会。
短短1个多小时,刘骏讲述了他的打工奋斗历程,继续深造的求学之路,初入职场、磨炼蜕变、艰辛创业和公司刚刚上市的整个过程,始终贯穿着“学习”二字。
上大学时,刘骏学的是物理。毕业后,被分配到一所中学,成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。当了一年半教师,刘骏离职,背着包,揣着梦想,只身来到深圳。
初到一家著名的新加坡科技公司面试,主考官问,你学的什么专业,工作经验是什么等常规问题,他如实回答。当问到你会什么时,刘骏答到,“我只有教师从业经验,企业里的工作,我什么都不会”,正是他的诚实打动了主考官,决定给这个毛头小伙一次机会。
“给你两个选择,你想做PROCESS,还是SMT?”主考官问。刘骏快速思考,PROCESS是计算机程序,这个当年不熟练,那就做SMT吧。其后才知PROCESS原来是工艺的意思,SMT是新型贴装组装技术。
全新的观念、全新的技术、全新的管理,这个现代化企业吸引着刘骏,他如饥似渴地学习。在这里,全部文件和技术交流用的是英文,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,他采取笨鸟先飞的办法,真正进入学习阶段。
“大学学的科技英语、物理书籍,翻开再学习。大学有的学,没有的买来学,两个月学完一门课程,半年获取的知识,比上大学几年的都多。”刘骏说。
时间从哪儿来?别人休息、玩耍、吃饭、逛街时,刘骏在学习。用他的话说,“拼”,因为这里是看功底,论能力。他采取实践加学习的办法,不断提高自己,充实自我。好在企业的培训学习很多,讲全球电子产业状况、讲基础性技术、讲设备自动化等,很快刘骏融入企业,扎根深圳。
有一次,从新加坡运来一条生产线,安装调试时,发现故障,无法运行。从新加坡来的技术人员检查不出问题,日本技术人员来还需要一段时间。怎么办?只能暂时搁置。
连续两个周末,刘骏来到车间,坐在地上,抱着说明书和技术资料,一个一个控制单元检查,当检测到一个地方时,发现只有信号输入,没有输出,原来是一只SMOS管坏了。刘骏小心翼翼地用烙铁取下来,再去华强北把花了几元钱买来的SMOS管焊上去,打开机器,哇,绿灯亮了,刘骏激动地跳了起来。一千多万元的整条生产线就这样可以使用了,在公司作为优秀员工,刘骏受到表彰。
初露头角,渐渐有了影响力,多个外资企业向刘骏抛来橄榄枝,想挖刘骏去他们那里。公司希望刘骏留下来,一是去新建的上海公司负责技术,二是去新加坡总部工作锻炼,刘骏选择出国,去新加坡。
“这里又是一片新天地,高度发达,高度文明。”刘骏又一次进入学习状态。学语言、学技术、学管理、学交流,随后几年,先后被公司派去美国、日本、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地学习和对接技术转移,刘骏学会了和不同皮肤的人打交道。
2000年后在深圳,刘骏已是一家全球电子业第四大的美国MSL公司的高级经理和技术总监,他同时也是多家国内企业、外资企业的顾问。既懂技术、懂西方管理,又懂国际交流的刘骏,游刃有余驰骋,跑遍沿海一带。在这个阶段,刘骏把外资企业、国外所学技术和管理知识融入本地企业,并且将其本土化。
“接下来是15年左右的创业史。”刘骏自己的公司日联科技是2002年在深圳注册的,2007年开始启动公司业务,招兵买马,研究产业政策,研究市场,建立公司管理体系,确定做工业X射线。
为什么选择做X射线?刘骏说:“有两个原因:一是中国没有,进口的射线仪器价格昂贵,一台就是几百万元;二是大学物理专业打下了基础,敢去尝试。射线技术是一个物理基础理论的大综合,有原子物理学、电动力学(电磁场)、光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,囊括了力、热、光、电、磁等方面的知识。”
万事开头难!2007年,研发出来第一台设备。2009年,无锡招商,落户江苏,开始产业化布局。今年3月31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,成为“中国工业射线第一股”。现在,公司已形成了无锡总公司,深圳、重庆子公司的格局。
综观刘骏的奋斗经历,可以分为打工、做顾问、创业三个阶段。问其成功经验是什么?刘骏回答:“学习,再学习。”不断学习,驰而不息是他的特点;活到老,学到老是他的诀窍;学习在路上,永远在学习是他的坚持。
“哪方面不足,就补哪方面的知识。”刘骏说。在实践的过程中,把过去所学再学习一遍,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。他边工作,边读书,先后读了两个硕士、两个博士PH.D学位,包含应用经济学、管理学、工业工程、工程物理等,知识结构完备了,同学圈、人脉圈也丰富了,慢慢有了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。
正是因为学习,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我,提高自我,刘骏的事越做越大,成为渭南师范学院迄今毕业的学子中唯一一个上市公司。刘骏感言,并忠告在校学弟学妹们:“一是不要妄自菲薄,不要认为普通院校就不如名牌院校,要相信自己‘我行’;二是想有所成就,毕业后最好深入基层,从底层做起,越是贴近生活,将来就会越有底气、越有成就;三是要不断学习,在实践中学习,在学习中提高,学无止境。学校的学习是打基础,走向工作岗位的学习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,让学习陪伴终生。”
报告会结束时,刘骏站在讲台上发出真诚邀请,希望学弟学妹们毕业后加盟日联科技。台下,掌声四起,经久不息。
小资料:
刘骏,男,1968年3月生,籍贯山东,博士、物理学副教授,高级工程师,民革党员,江苏省政协委员。1991年7月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物理系(今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)。
1991年7月参加工作,在眉县槐芽中学担任物理老师,1994年受“下海潮”影响下,南下深圳,进入鸿城电子(深圳)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、工程部经理,后历任美之胜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技术总监、微密电子(天津)有限公司技术总监、中海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总经理,2002年,创立日联科技,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,于2023年3月31日科创板上市,现任日联科技董事长。目前拥有无锡、深圳、重庆3家工厂,发展成为国内X射线影像检测装备研发、生产的领航企业。
国内高科技领域射线物理技术的领跑者,多项成果打破了国际垄断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。曾获科技部“创新创业人才”奖、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奖、电子装备工业劳动奖章、安永企业家奖、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特等奖等,受聘华南理工大学、华中科大、深圳大学、东南大学、西安交大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6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和研究生校外导师,个人发明专利、论文、著作多篇,是国家“万人计划人”、科技部“双创人才”、无锡“太湖人才”。他积极践行社会责任,对珠三角、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、上下游对接方面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。
作为日联科技的创始人和领军人物,刘骏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,成功带领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,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