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,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地为党和人民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,是我终生的追求。
——雷德志
奋斗者的足迹
本报记者 张晓玲
癸卯年初,阅读《雷德志先生往事录》文稿,清晰可见一个奋斗者的形象,一位党的好干部。他从江西省九江回到陕西省渭南,然后从合阳县到渭南市工作,始终不变的是为民情怀。
“往事录”所记载的,正是雷德志先生回到渭南市以后的工作情况。该书开篇之作《一年来的回顾》第一句,“我是在1983年10月,地区机构改革时,调到地区二轻局的”,自然而然地倒出了整个书稿的时间,同时也打开了整个书籍的篇章。
俯下身,沉下心,甘当小学生
“往事录”收录了雷德志先生在渭南地区二轻局任局长、党组书记,华阴县任县委书记,渭南地区粮食局任局长、党组书记,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及专升本的渭南师范学院任党委副书记,再到退休后在渭南联通公司担任顾问期间的工作记录,多以工作汇报、调研文章、述职报告等形式展现。
细细翻阅“往事录”,每到新的工作地方,他都以“小学生”自居,认认真真学业务,勤勤恳恳干工作。刚到二轻局,他给自己的任务是:“从头学起,恭恭敬敬地向周围的同志们学习、向实践学习、向书本学习”。
来到粮食局,他自喻是“粮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”,他抱着“甘当一个小学生”的态度,“向同志们求教”“在干中学,学中干”。他说,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,他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,勤勤恳恳、兢兢业业地为党和人民干好工作是他终生的追求。通过工作实践,他“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,逐渐体会到了粮食工作的乐趣”。
调到渭南师专工作,刚进校门,他对自己提出两条要求:“学习、学习、再学习;服务、服务、服好务”。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,“自觉严格要求,虚心学习他人”。他谦虚地说,是“同志们给了我热情的帮助,尤其是老同志的言传身教和积极支持,让我感受尤深。从而打消了我的思想顾虑,增强了搞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”。
业精于勤,每到一处都有新作为
阅读“往事录”,不难发现,雷德志先生善学习、肯钻研,能吃苦、勤工作,干一行、爱一行。从一篇篇扎扎实实的调研文章、汇报材料就能看得出他所走过的路,所下的功夫,所费的神思。
只有调查研究,吃透情况,才能找准切入点、把握着力点,瞄准靶心、精准发力。他在二轻局期间,在各县(市)设立二轻专管机构,引进国外先进技术,大力发展二轻集体经济;在华阴期间,着力构建风景型旅游小城市,华阴成功撤县设市;在粮食局期间,大力推进粮食体制改革,积极倡议共建渭南粮食城,粮食城提出设想实现了一部分,他就调走了,只待了一年多,此事也就搁置了。
来到渭南师范专科学校,通过调研,他撰写理论文章《自觉适应 主动服务--浅谈师范专科学校与市场经济接轨》,提出作为师范专科学校,“要不要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?能不能服务?如何服务?”这个从领导到职工,从教师到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。
“有的同志认为,师专是培养初中教师的,初中教师培养的学生毕业后,除一部分继续升学外,多数人就直接参加生产,或到经济部门去工作,这就是师专为经济建设服务”。在这种固有的间接服务的基础上,能不能直接服务?通过调研,他肯定地回答:能。他认为:“师范专科学校不仅能培养初中教师,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,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多方面的人才”。
“早变早主动,晚变就被动,不变陷绝境”。他恳切地说:“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,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,已经成为高校的紧迫任务;只有顺应这种形势,办学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阔,学校才会兴旺发展”。
专升本,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
翻阅到“往事录”后半部,最为亮眼的一件事就是专升本,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升为渭南师范学院。
阅读雷德志先生的调研文章《秦东应当有一所本科院校》,可见他急切的心情,“我们渭南地区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落后,500多万人口没有一所本科院校,全日制专科院校仅有一所师专,改变这种现状已经成为一切有识之士乃至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”。
他提出,组建渭南师范学院的必要性、可行性。他认为:“就现状来看,把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与渭南教育学院合并起来,成立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--渭南师范学院是符合实际的”。他从这是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、这是我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、这是我省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需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。他从办学基本条件、专业设置、教师队伍、教学设备、办学水平、文化底蕴深厚等六个方面进行论证。
他带队赴湖南考察学习,11天写了3份电传文稿、约15000字。他们白天奔波,晚上逗情况,写材料,“虽然个人身体被折腾得受不了,但内心却是越看越高兴,越走越有劲,越学思想越解放,心里越亮堂”。
回到学校后,他开始拟写提纲,撰写考察报告。申报工作开始后,“我和许多同志牺牲假期休息,不管白天黑夜,不顾重重困难,四处奔波······说服各方支持我们的行动”。在省内工作取得顺利进展后,“我又带上有关同志,四进北京城,反映我们的工作情况和志在必夺的急迫心情”。
2000年3月和4月,教育部、陕西省政府分别发文,批准同意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和渭南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渭南师范学院,并在渭南朝阳大街建设新校区。在雷德志先生的《汇报材料》里有这么一段话,“专升本,我是从头到尾都冲锋在前的,1999年为此事先后5次出差,下湖南,上北京,酷暑严寒,我从没有退却过,因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态度”。
这就是雷德志先生,一个时时处处把学校的事,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好干部。无愧于心,无愧于学校,他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“尽了心,尽了力,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力量”。用他的说:“我爱这所学校,我希望未来的渭南师院更美好!”
小资料:
雷德志,1942年10月生,合阳县百良镇东宫城村人。1967年7月西北财经学院毕业,曾先后在六机部九江仪表厂任财务科出纳、政治部干事、生产技术科统计员,合阳县委组织部干事、工交局政工组长、水泥厂副厂长、王村公社党委副书记、书记,渭南地区二轻局局长、党组书记,华阴县委书记,华阴县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,渭南地区粮食局局长、党组书记,2003年从渭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任上退休后,在渭南联通公司担任顾问至2010年。
主要著作有: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》(合著)、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论》(合著)和《在邓小平理论旗帜下》《织锦城杂记》《我的学生时代》等。